希尔排序

基本思想

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,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组。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。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;然后,取第二个增量d2 =1(

img

img

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

比较相隔较远距离(称为增量)的数,使得数移动时能跨过多个元素,则进行一次比较就可能消除多个元素交换。D.L.shell于1959年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排序算法中实现了这一思想。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分成若干组,每组中记录的下标相差d.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排序,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对它进行,在每组中再进行排序。当增量减到1时,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一组,排序完成。

一般的初次取序列的一半为增量,以后每次减半,直到增量为1。

给定实例的shell排序的排序过程

假设待排序文件有10个记录,其关键字分别是:

49,38,65,97,76,13,27,49,55,04。

增量序列的取值依次为:

5,2,1

图片演示

代码实现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// 基于插入排序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
void insert_sort (int a[],int gap,int len){
for (int i=gap;i<len;i++){
int temp = a[i];
int j = i-gap;
/*
while (a[j+gap]>a[j] && j>=0){
a[j+gap] = a[j];
j-=gap;
}
// 倒序
*/

while (a[j]>temp && j>=0){
a[j+gap] = a[j];
j-=gap;
}

a[j+gap] = temp;
}
}

void shell_sort (int a[],int len){

int d = len/2;
while (d>=1){
insert_sort(a,d,len);
d/=2;
}
}

int main (){
int a[]={1,6,5,4,8,9,55,16,43};
int len =sizeof(a)/sizeof(a[0]);
shell_sort(a,len);
for (int i=0;i<len;i++){
printf("%d\t",a[i]);
}
system("pause");
return 0;
}

输出结果

1 4 5 6 8 9 16 43 55